伟德国际weide陳雅君教授團隊經多年科研實踐,育成了草地早熟禾新品種--“‘帽兒山’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Maoershan’)”。近日,該品種已通過全國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經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公告,準予在我國适應區域正式推廣應用,是我國東北三省首個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國審新品種。


‘帽兒山’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Maoershan’)
草地早熟禾是世界著名的冷季型草坪草,在我國北方被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運動場草坪及生态修複等領域。歐美國家早在60年代就已經形成對草地早熟禾資源的産學研一體化,目前育成品種多達300餘種,一直主導世界草坪草種業市場和行業發展。雖然我國有豐富的野生草地早熟禾資源,但極少被開發作為栽培品種應用,所需種源長期近乎100%依賴進口,因此急需大力研發國有草地早熟禾資源,以實現草種國産化,保障種業安全。
陳雅君教授團隊自1996年始開展草坪資源采集與育種工作。“‘帽兒山’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Maoershan’)”原始親本來源于黑龍江省尚志市帽兒山區,屬于禾本科早熟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通過多年馴化和系統選育而成。該品種的主要特點是,在我國北方地區返青早,枯黃晚,綠色期長于進口品種,在哈爾濱地區綠期可達220天左右;植株葉片色澤濃綠,質地均勻;根狀莖發達,成坪速度快,耐修剪,再生性能好;對土壤要求不高,适于低投入養護;此外,對北方幹旱和寒冷有較強的适應能力,地表溫度在0~2℃範圍内,葉片仍然鮮綠,并能進行光合作用。
團隊立足于本土資源和行業所需,主要圍繞冷季型草坪草育種和低投入草坪管理技術進行基礎和應用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市科研項目的資助下,先後有多名育種技術人員、研究生和基層推廣人員參加選育工作。經過1997年-2012年的馴化選擇和培育過程、2013年-2015年的品種比較試驗和2018年-2021年全國草品種委員會區域試驗網三年的區域試驗,育成了“‘帽兒山’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Maoershan’)”新品種。